1975年6月20日,电影《大白鲨》在美国上映。这部改编自畅销小说的电影,讲述了一名小镇警察、一名海洋生物学家和一名鲨鱼猎人一起寻找一头给小镇带来惊慌的鲨鱼的故事。导演斯皮尔伯格将这部电影的故事归纳为“人与永恒之海的对决”。
电影《大白鲨》海报
影片的拍摄过程亦是无止尽的对决:机械鲨鱼无法适应海水环境,频频出现故障,更一度带跑了一部摄像机。因而一直到上映为止,斯皮尔伯格内心都忐忑不安。
但上映仅仅几天,所有的担忧都一扫而空。
电影院排起了长队,放暑假的年轻人争相买票观看。这部900万美元成本的电影,在那一年狂扫了2.6亿美元票房。后来,随着海外发行和不断重映,这个数字上升到了惊人的4.77亿美元。
《 大白鲨》的成功让当时仅仅26岁的斯皮尔伯格声名鹊起,成为好莱坞备受追捧的商业大导演。但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让电影界看到了一种新的制作和发行模式——暑期档大片。
导演斯皮尔伯格
在此之后,每年夏天,想效仿《大白鲨》大赚一笔的电影都不在少数,但大部分都只能算是东施效颦,这其中,也包括1978年乘胜追击推出的续作《大白鲨2》。
电影《大白鲨2》海报
但只要抓住了其中的精髓,暑期档电影就是名副其实的票房收割机。不需要有太多的意义和深意,感官的刺激和酣畅淋漓的故事是一切的关键。
于是,在《大白鲨》跨入半百之岁的今夏,又一批电影跃跃欲试,想要成为这个夏天的暑期档王炸。但“炸”了半个世纪,显然好莱坞也黔驴技穷了。从《碟中谍》第八部、重启的《侏罗纪公园》到又一个超人,今年好莱坞的暑期档大片充满了怀旧之感。
《 碟中谍8》本应是伊森·亨特的“最终任务”,但拍着拍着似乎变成了“永不结束的任务”。疫情导致的反复推迟,加之前作《致命清算(上)》口碑票房都远低于预期,让这部原计划一气呵成的“上下集”走向了一个略显仓促的结尾。但哪怕到了第八部,汤姆·克鲁斯依然在用几乎不要命的方式奔跑、跳跃、骑摩托下悬崖,拼命维持着类型片的尊严。
《碟中谍》系列最难得的,从来不是悬念反转,而是对“动作美学”的极致追求:炸点要真、场面要大、节奏要快,一切都是为了影院里那口喘不过气的惊呼。
《侏罗纪世界:重生》则打的是彻底重启的旗号。继《侏罗纪世界3》被观众批得体无完肤后,环球影业索性请来新导演、换掉原班人马,试图重新激活这头“恐龙IP”。
但问题是,再高明的CG技术,也无法复制出1993年初代《侏罗纪公园》中那头霸王龙第一次出场时的震撼与恐惧。《重生》在视觉上自然比过去更华丽,但观众真正怀念的,可能是斯皮尔伯格当年在雨夜用一个杯子、几声轰鸣营造出的未知感。而那种未知,现在已经难以在特效铺天盖地的影院里寻觅了。
至于《超人》,则更像是DC在混乱宇宙中的一次自我救赎。打造了备受好评的《银河护卫队》系列后,“滚导”詹姆斯·古恩从漫威转投DC。面对超人这个DC宇宙里最具有神性的角色,“滚导”决定进行一次气质上的换血:超人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救世主,而是有一种“活人感”。
但究竟新超人能不能拯救岌岌可危的DC宇宙,尚是一个未知数。毕竟之前滚导已经在《闪电侠》里小试牛刀——好故事、好节奏还有好演员,但无奈的是,观众似乎并不买账。特效越来越炫,但超级英雄拯救众生同时拯救自己的故事已经被讲了太多遍,无论是漫威还是DC,如今都是难兄难弟。比起观众,强弩之末的超级英雄电影更需要一个救世主。
国产片于今年抢滩暑期档的并不多,但每一位导演都是有头有脸的大人物,但不约而同讲的都是小人物的故事。
陈可辛的《酱园弄》从去年延宕到今年,也分成了上、下两集,聚焦的是旧上海奇案中酱园弄杀夫的可怜女性。
大鹏执导的《长安的荔枝》改编自马伯庸的小说,讲的是一个送荔枝的小吏牵动时局的故事。
管虎和费振翔的《东极岛》今年1月刚杀青,马不停蹄赶上了今年暑期档。
姜文的《你行你上》讲了一个钢琴神童的故事,有人从这部电影里看到了郎朗的影子,也有人觉得这个东北味十足的班底非常不姜文。但无论如何,就和喜剧创作的原则相似,与预期相悖往往就意味着惊喜。
近年来马伯庸的小说已经被改得七七八八,但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每一部几乎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这种产出和期望的错位,归根结底在于马伯庸小说情节复杂,而人物性格并不凸显,在快节奏的剧情映衬下,更有一种NPC急匆匆跑任务的感觉。
大鹏能否打破这一魔咒?或许还真有点希望。因为这些年,大鹏已经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创作语感:平民叙事为主、讲人物也讲荒诞,用小故事对抗大叙事,这些特征恰恰弥补了马伯庸小说的短板。
在《你行你上》里挑大梁的雷佳音,和大鹏一样,其松弛、破碎、半调子的表演风格,在喜剧作品中既有效果,又让人心酸。回到东北家乡,熟悉的语境更让他如鱼得水。
雷佳音是东北人,但姜文则是货真价实的“北京孩子”。很多人疑惑,姜文为什么要拍一部东北喜剧?但回顾过去十年里姜文的作品,从设定在南方虚构城市鹅城的《让子弹飞》,到发生在上海滩的《一步登天》,再到北平琉璃瓦和鸽哨里的《邪不压正》,姜文电影中故事的发生地一路北上。也许这一次,凭借一部东北家庭喜剧,姜文能彻底丢掉“北京孩子”带来的桎梏和刻板印象。
今年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这也是《东极岛》急着在今年暑期档上映的原因。电影讲述了岛上居民营救英军战俘的故事。在管虎的语境里,战争从来不是抽象的伟大胜利,而是发生在边角缝隙里的具体人、事、物。
之前他的《八佰》聚焦一群被遗忘的士兵,他们用血肉之躯守住破楼残垣。到了《东极岛》,视角更小,一座小岛、几位百姓、一段没有硝烟的抵抗。
去年《狗阵》的成功似乎让管虎导演意识到,比起宏大叙事,小视角的个体故事也许更容易打动观众。
暑期档电影走到五十年,似乎也走到了一个临界点:靠续集吃老本的IP、难以为继的工业流程、观众日益分化的口味,都在提醒电影工业,那种全民看大片的时代正在远去。可正因为如此,每一个还能让影院坐满的故事,才显得尤为珍贵。
不论是炸裂的动作场面,还是各个时代和环境中的小人物故事,观众在这个夏天渴望的,不只是躲进冷气房的两个小时,也不仅是一个值得观看和倾听的故事,更是一次重新相信光影魔法的机会。
编辑-方传剑
新媒体编辑-锦鲤
文字-水母
图片-来自网络
顺阳网-顺阳网官网-配资网导航-本地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